首页

chinafomdom叮叮女王

时间:2025-05-25 16:07:55 作者:中西医专家谈体重管理:生活方式干预是科学减重首选和基础措施 浏览量:90577

  中新网上海5月23日电 (陈静 瞿乃婴)肥胖不是简单的身材问题,世界肥胖联合会将它定义为慢性复发性疾病。

  “肥胖不止于体重秤上的数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苗青23日强调,肥胖症的诊断不能仅看体重,还需综合评估身体脂肪的分布和健康风险。目前,常用的诊断工具包括BMI、腰围、体脂率和内脏脂肪面积。

  正值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是“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全民行动”。由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办的“营养守护健康赋能”上海健康大讲堂专场活动当日邀请苗青与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刘美玲副主任医师分享如何通过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来管理体重,拥抱健康生活方式。

专家分享如何通过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来管理体重,拥抱健康生活方式。(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供图)

  据悉,在中国,超重患者逾七成合并至少一种并发症;肥胖患者中近九成合并至少一种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抑郁症、焦虑等。不仅如此,肥胖还会缩短预期寿命。

  苗青强调,体脂率与内脏脂肪则是判断肥胖症的进阶指标。体脂率男性≥25%,女性≥30%,可诊断为肥胖;内脏脂肪面积≥80cm²,提示为腹型肥胖。苗青提醒,内脏脂肪过多会直接压迫器官,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脂肪肝风险。对于超重和肥胖,中国的最新指南倡导“尽早干预”理念,生活方式干预是科学减重的首选和基础措施。不过,对于超重(BMI≥24)伴并发症或肥胖(BMI≥28)人群,经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者,可尽早启动药物治疗。苗青介绍,GLP-1受体激动剂等药物在减重的同时,还能改善血糖、血压等代谢指标。对于重度肥胖(BMI≥37.5)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减重手术是重要治疗手段。苗青介绍,目前常见的术式包括袖状胃切除术、胃旁路术等,可实现长期持续减重并改善并发症。此外,内镜胃成形术、胃内球囊术等内镜减肥疗法也已取得进展。

  据悉,BMI=体重/身高的平方,18.5-23.9为正常,24.0-27.9为超重,≥28为肥胖。

  中医认为,肥胖是身体内部失衡的外在表现,核心病机可概括为“脾虚湿盛、痰瘀内阻”。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刘美玲副主任医师介绍,中医秉持“肥人多痰湿”的整体观,强调通过调理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恢复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从体质根源解决肥胖问题。

  在中医体重管理体系中,安全、便捷的非药物疗法受到民众青睐。刘美玲介绍,针灸与穴位埋线可以刺激经络穴位,调节脾胃功能,促进脂肪代谢;耳穴压豆是一种无创的“食欲控制术”;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艾灸与小儿推拿能调理脾胃促进代谢,同时避免过度节食影响生长发育。

  中医强调“千人千方”,针对肥胖者的不同体质类型,实施精准干预。刘美玲介绍,脾虚痰湿型人群应以健脾祛湿为原则,内服中药(如参苓白术散)配合艾灸脾俞、足三里穴,同时推荐荷叶冬瓜汤等祛湿药膳;气虚体质型人群要补气健脾,中药可选四君子汤加减配方,日常可食用山药薏米粥,配合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肝郁脾虚型即“过劳肥”人群,可采用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并按压膻中穴、太冲穴缓解情绪压力。

  据了解,上海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体重管理门诊,或提供体重管理服务。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了“预防—干预—巩固”一体化服务体系,助力居民实现长期体重管理。

  在采访中,专家们认为,对抗肥胖是一场长期战役,需要科学的方法、持久的耐心和多维度的支持。减重不是数字博弈,而是对生命质量的追求,民众应该从每一餐、每一次运动开始,努力拥抱更轻盈的人生。(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与警犬相伴13年的“90后”女孩

此次近千条爱心围巾,将发往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民族中学。“第二批爱心围巾已经发货,接下来,我们还会送出第三批、第四批爱心围巾。”视频连线时,何荣富对玛多县妇联相关负责人陈银凤说。

密硫铑矿是一种有趣的矿物,其中一个原因是其复杂的化学式(Rh17S15)。它结合了极高熔点元素(如Rh)和挥发性元素(如S)。

勇担金融为民使命 共筑金融安全防线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对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作出部署。根据《通知》,2024年高考全国统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

好吃又好玩!2024“好Ye冰淇淋节”邀民众共赴甜蜜之约

两只大熊猫宝宝分别为重122克的雌性大熊猫及112克的雄性大熊猫。香港海洋公园动物及保育部主管祝效忠表示,通常大熊猫宝宝的平均体重介于130克至150克之间,新诞生的两只大熊猫宝宝的体重较轻,而且雌性大熊猫出生后体温偏低、叫声较弱且进食不稳,身体非常虚弱。未来3日至4日的“收水期”是大熊猫宝宝存活的关口,如果成功度过最困难的时期,它们的体重将持续上升,进食会比较稳定。

中国科协发布2023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 聚焦创新生态链

成都8月4日电 (王利文)“希望未来有更多好作品,让‘金熊猫’更好地走向国际。”4日在成都举行的“百花遇见金熊猫”文化沙龙上,展望“金熊猫奖”未来发展,演员张艺兴充满信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